趁著端午小長假,再充入幾日年休,又出門逛了一圈,跑了幾個地方:重慶、貴州銅仁梵凈山、湖南鳳凰、張家界。一個字:累,二個字:幸運!
重慶: 果然是山城,多的就是橋,多的就是過山隧道,連逛個街都要爬坡,難怪重慶人個個看上去神采奕奕,健步如飛,都是靠爬坡鍛練出來的。解放碑是重慶的商業中心,類似于我們的南京路步行街;而長江邊的朝天門碼頭又是重慶的標志性地點,傍晚的華燈流光溢彩,可以與我們外灘的夜景相媲美。另外,火爐的稱號也是名不虛傳的,那叫“熱”!甚至到了半夜,氣溫也不降低,同白天一樣的嚴熱,夏天去重慶可要有心理準備哦!
大足石刻:其實去重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去欣賞大足石刻(寶頂山、北山聯票120元/人)。雖然距離重慶市大概也要二三個小時的車程,不過當寶頂山摩崖造像展現在你眼前時,還是相當的驚艷,巨大的臥佛、精彩的佛教故事連環圖、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甚至是神態各異的鬼神,較之宏大壯觀的云岡石窟更多了幾分民間作品的質樸,生活化氣息較濃,而北山石窟的雕刻更是傳神,佛像們的神態、舉止刻畫地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只可惜千手觀音像正在維修,真顏未得見之!
貴州銅仁梵凈山:貴州第一高山,海撥2572米,據說是彌勒佛的道場(50元/人)。進入景區需坐景區交通車(10元/人)到纜車點(同時也是8000級的石階的起步點),我們花了四個多小時登了頂,其間的辛苦也就不細說了,由于山中下雨,金頂一片大霧,能見度不到50米,基本上啥都見不到。不甘心就此下山的我們又下到4500級臺階處住宿,第二天清晨再次花了一個半小時沖到金頂,總算如愿以嘗,讓我們看到了金頂的云海,壯觀的很。特別幸運的是還見到了金頂在云海中的倒影和云海中的太子石,新金頂攀爬時比較陡,有些地方的石階甚至還是石窩,只能淺淺地放進前腳掌,得依靠雙手緊拉懸著的鐵鏈才能攀上金頂。而另一邊的老金頂相對新金頂要高一些,路程長一些,站在老金頂上眺望新金頂也是很養眼的。當然,蘑菇巖、萬卷書也很有特色,值得一看。為了省下纜車費用(雙程160元/人,單程90元/人)我們在飽覽了梵凈風光后,再次步行下山,耗時二個半小時。結果下了山,我們就成了殘疾人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好在終于征服了梵凈山,我可以自豪地告訴自己:寶寶,你可以的!另外,山上的住宿約30-60元/人,用餐可就貴多了,最便宜的西紅柿雞蛋湯,也要20元/份,米飯3元/碗,早上的泡飯5元/碗。
鳳凰:因沈從文的《邊城》出名,而古城的夜市更是最值得一游的。沱江兩岸、街道一側小攤位一個挨著一個,各色商品琳瑯滿目,尤其是各種銀飾、苗服令愛美的姑娘們流連忘返;小吃街大排檔,到處熱氣騰騰,人聲鼎沸,臭豆腐、鴨血粑、冰涼粉、熱社飯讓人垂涎三尺;最熱鬧的要數酒吧一條街了,人多的熱烈,人少的幽雅,隨便走進哪家,都會給人放松、享受的感受;當然還有哪些自娛自樂型的,在古城門的門洞里自彈自唱,歌聲嘹亮,引來許多路人(當然多半是游客)駐足。這樣的熱鬧足可以持續到凌晨二三點鐘。如果說夜晚的鳳凰古城是一座大型娛樂總匯的話,那么清晨的鳳凰古城就是一座幽靜的夢里水鄉。沱江靜靜的流淌著,兩岸的吊腳樓似乎在悄悄地訴說著那過去的故事。小心翼翼地走在跳巖上,生怕一不小心掉入沱江中,濕了衣服事小,打破了這份寧靜可就事大羅。喜歡安靜的人建議不要住在沱江沿岸,因為正對著酒吧,瘋狂的酒吧客夜夜笙歌,難免影響睡眠。大文豪沈從文的墓地倒是可以去看看,緬懷一下這位湘西的才子。
阿拉(也稱阿拉營):距離鳳凰古城不遠的一個鎮,那天正好遇到趕集,我們便風塵仆仆地趕了過去,第一次參加這種樣子的趕集,挺有意思的。除了我們這樣的游客,幾乎人人都背了一個小背簍,買的東西就放在背簍里,集市上賣啥的都有,吃的,用的,玩的,喝的。還時不時有平板車送過來一筐筐小豬仔,小雞小鴨仔。
德夯苗寨:湘西苗寨特多,德夯(門票60元/人)是其中一個開發得比較早的寨子,我們從矮寨公路上去(據說是全國最陡最危險的盤山公路)到達了德夯的一個景點:問天臺(很值得一看哦)。走上觀景臺群山撲面而來,極為震憾!而這一平臺就是電視劇《婉君》中苗族姑娘唱歌的地方,當時看電視時的震憾還記憶猶新呢。從問天臺一路下來,是一個美麗的峽谷,有山有溪還有秧田,一派田園風光,大約步行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達了苗寨的村莊,商業化氣息真的很濃。一位老婦正在織布機前織布,見我過來,熱情的讓我坐上來試試,被我婉言拒絕后,被告知如果拍照拍到她的話,2元一張。暈哦!離村莊3公里不到還有一處景點:流紗瀑布!也值得一看,倒不是因為它有多大多寬多高,而是因為可以繞到它的身后抬頭仰望,感覺自己面前多了一道水簾,有一種特別的私密感,而微風吹來,瀑布的水流也隨風擺動,真的恍若流紗!
張家界:不知是因為在張家界遇到的人太刁蠻,還是因為去的太不是時候(正遇端午前后龍舟水:雨水不停),反正我對張家界的印象是極為不佳的。從火車站出來就有一大群人沖過來圍著你拉生意,拒絕或不理睬后還會遭到推桑和嘲諷。簡直是土匪行徑!而景點門票也是貴得離譜!天門山景區258元/人,張家界森林公園245元/人,還未加保險哦,此外張家界森林公園景區內有多條纜車線路以方便上山,但價格也不便宜,單程基本在40至70之間。由于老天一直下雨,天門山最精華的天門洞以及天門山盤山公路被濃霧緊裹,基本上啥都看不到,所以我們也就放棄了這一景點,直奔張家界森林公園。據說已經連著下了一周的雨了,從景區走出的游客都說:山上啥都看不到。但是來也來了,總不能不進去吧,心里總想著會不會老天眷顧,讓我們有著梵凈山一樣的遭遇?于是我們在晚上6點后買了票,這時購票仍然是兩天有效,只不過兩天是指次日和后日,當然現在也能進去逛逛,在大氧吧廣場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進門時可要用指紋索定哦。景區外住了一夜后我們次日清晨就進了景區,穿著雨衣,撐著傘,我們游覽了全長7.5公里的金鞭溪景區,一路仰著頭看著溪水兩邊的群山,有的象雄鷹,有的象烏龜,基本上是按圖索驥,發揮想象,一直到達四水繞門,感覺景色一般,原本打算坐百龍天梯上山,但是考慮到雨天啥都看不到,于是我們又從四水繞門沿著金鞭溪折回,到達十里相會的地方(至少有3.5公里),從亂竄坡走臺階路上山,耗時1個多小時,這對于剛爬過8000級臺階的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路上遇到一名北方的游客,不停地向我們抱怨:山上東西可貴了,一盤胡蘿卜要48元,一只土雞300,半只土雞200,一碗米飯5元......汗!還好我們事先有了準備,帶了些干糧(面包、餅干)。從亂竄坡上山到達迷魂臺、后花園還有天下第一橋景點,據說這邊是精華,可是我們除了濃霧,連山形輪廓都看不到。只能坐景區交通車(免費,也就是包含在門票中了)先到了天子山景區,同樣啥也看不到,然后我們坐景區車到“丁香榕”。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住宿點,大多為農家樂。住宿基本上就是50-80元一個房間,但是吃飯真的不便宜,最低價是2人40元,包括一素一葷一湯。當然菜的量也少得可憐。由于下午一直是小雨,下下停停,我們放下行李出去大觀臺看過一次(丁香榕離大觀臺、神雞啄食、一步難行、仙人橋、天子座等景點比較近,只需步行即可到達),仍然是失望而歸。第一天只能作罷?墒堑诙煊游覀冞是雨,而且是大雨,根本出不了門,我們兩個只能呆在屋子里看著信號極不穩定的衛星電視。而早飯和午飯就靠帶上山來的干糧解決。到了下午兩點半雨下得小一些了,實在是憋得難受的我們決定再出去碰碰運氣,也許是老天可憐我們,大概過了半小時雨漸漸地停了,我們坐景區班車到了迷魂臺、后花園、天下第一橋,雖然還有些霧氣,但是由于上午的大雨和風已經把部份的霧氣吹散開,至少露出了山形,讓我們得見了廬山真面目,聽當地人說明天應該不會下雨,我們高興極了,因為我們只有三天的時間在張家界,并且第三天下午必須從景區趕到市區,然后趕往機場。所以第三天早晨5點半,我們就收拾行李出了門,準備拼一下,把能玩的景點盡可能的多玩一些。第一站是大觀臺、仙人橋、天子座等景點,雨停后,各個觀景點都能看到,一根根沖天石柱間的云霧繚繞,有點水墨山水的味道。接著又趕往烏龍寨景區,玩了烏龍寨、天波府、一步登天、空中走廊等景點,不過這些景點都要爬山路,上上下下蠻累人的,并且有些地方泥濘得很,一雙跑鞋算是交待了。烏龍寨景區3個半小時可以結束,然后再上天子山景區,其中的神堂灣和點將臺,也是觀景臺,由于已接近中午云已散去,只留下淡淡的薄霧,看上去比較平淡,沒有給我留下很美的印象,而賀龍公園當中的御筆峰和仙女獻花比較著名,值得一看。從天子閣有一條下山路,直通十里畫廊,這條路也挺陡,二個小時左右可以下到山下,不過挺累人的,十里畫廊有往返的小火車(其實也就是有挺多車箱的電瓶軌道車),其實走出去也沒多遠,大概3公里多一些吧。一路上也是望山觀景,最著名就是張家界的標志--采藥老人。真的是非常像哦!走出十里畫廊可以坐景區的班車到四水繞門,然后再走金鞭溪從森林公園大門出去,或者坐景區班車到武陵源大門出去。除了黃石寨沒有時間趕過去,其它基本上都玩到了,這也算是幸運吧,否則的話,我們也只能白白地等著三天了。另外,在這三天中只要我們出門就會遇到當地人拉生意,要我們去他們家住,或者要當我們的導游,要么在下山或上山時,強拉你坐他們的滑桿,被拒絕后還要跟著你老長一段路,真是不厭其煩,令人心生厭惡。
總之,要來湘西就要有被宰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碰一下自己的運氣,因為湘西多雨,遇到大晴天可就是大造化了。
暖暖寶寶
200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