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北雁蕩山。雁蕩山又名雁巖、雁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北雁蕩山位于浙江溫州樂清市東北境內(東徑121°,北緯27°50’),背依莽莽的括蒼山,面對浩瀚的樂清灣,是一座大型濱海山岳風景名勝區。因主峰雁湖崗上有結滿蘆葦的湖蕩,年年南飛的秋雁棲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蕩山”。北雁蕩山原名芙蓉山,下有村曰芙蓉村,唐初,始名雁蕩山,簡稱雁山。 曾有人問一位多次游覽雁蕩山的老詩人:“雁蕩比之黃山如何?” 答曰:“各有千秋,黃山雄奇,雁蕩靈奇!膘`奇之說,非身臨其境不能體會。雁蕩山東西25公里,南北18公里,有景點三百多處。雁蕩山風景的特色,一是峰奇。雁蕩的山峰多是拔地而起,但它們不同于玲瓏多姿的桂林的山峰,而是高聳入云,氣勢磅礴。如展旗峰,遠遠看去,如一面大旗迎風招展。有人認為,就山峰的奇特、雄偉、多姿,雁蕩不亞于黃山。二是瀑布秀麗。雁蕩山有許多瀑布,有名稱的達十八處。雁蕩山的瀑布和貴州黃果樹大瀑布的風格迥然而異。它不是以大取勝,而是以其優美的姿態打動游人。其最著名的瀑布是大龍湫、小龍湫和三折瀑。大龍湫高達190米終年奔瀉不息。景色則隨季節、風力、晴雨的變化而不同。雷雨過后,大龍湫從懸崖峭壁上奔瀉而下,震天撼地。而在雨水稀少的季節,瀑布則從半空悠悠忽忽下墜,霧隨風轉,陽光照射,煙霧中出現絢麗長虹。此時之瀑,輕盈、柔美、嬌媚、婀娜。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寫有“大龍湫”詩一首,其中有兩句“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霧難分焉!比燮偈峭凰鳉v經三處懸崖,成為上中下三個飛瀑。其中,以中折瀑最為動人。中折瀑 周圍的懸崖,有如一個半圓形的洞穴,水從洞頂瀉而下,飄飄忽忽,非 常優美。 奇峰奇洞 雁蕩山的洞壑多而奇特,其中最高大的叫觀音洞,這個洞在合掌峰兩山隙縫間,在洞內竟建起十層樓的廟宇,游人可拾級盤旋而上。雁蕩山分為靈峰、靈右、大龍湫、雁湖和顯勝門等風景區,各有不同的特色。在靈峰景區,還可以欣賞別具一格的夜景。在朦朧的月色中觀看合掌峰,真是奇妙地無比。當你站在靈峰寺的西北角仰望此峰時,只見一只巨大的雄鷹蹲在崖顛之上。然而,當你從靈峰寺的東南角再看此峰,就好像一對情侶在月下竊竊私語,故此峰又名“夫妻峰!毖闶幧竭有八個“門”。所謂門,就是兩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形成門的形狀。其中最著名的叫顯勝門。這個門兩旁的峭壁高約200米,相隔只六、七米,形勢險峻,因此被前人稱為“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還有一個特點,欲觀山景,不必耗費級大的體力去攀登陡峭的山徑,只消沿著一條平坦的 石子路,緩緩行走,各種姿態的奇峰怪石就可以收于眼底,這是因為這 些山峰多是平地拔起之故。 推薦行程 雁蕩山分為靈峰、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七個景區,如七個景區游遍,需5──7天,游人一般只游全山風景精華所在的靈峰、靈巖和大龍湫三個景區,緊湊一點,兩天夠了。第一天游“兩靈”,其著名景點有石門潭、東石梁、靈峰寺、合掌峰和觀音洞、三折瀑、南天門和靈巖寺、小龍湫等,第二天游大龍湫及附近景點。 交通:游雁蕩,從上?沙溯喆梁iT(240海里)或溫州(320海里行駛24小時左右),換乘汽車(約五六十公里)到達。從上海出發,經海路去雁蕩山游覽,往返七到十天。溫州機場已于1991年修通,飛機航班可通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沈陽等七城市,乘飛機最 方便。雁蕩山汽車站設在響嶺頭。溫州、樂清、溫嶺、寧波、杭州每天 有直達班車到響嶺頭。響嶺頭距溫州84公里,樂清43公里,溫嶺 59公里,寧波256公里。 膳宿:有雁蕩旅館、靈巖招待所、靈峰招待所、雁蕩飯店等。 雁蕩山的物質特產是“雁山五珍”即雁茗,香魚、觀音竹、金星芹、山樂官,雁茗荼色、香、味俱佳,早在明朝就被列為貢品。山樂官是一種形似金雀的珍貴鳥類。雁蕩山的藥材、水產與水果也很出名,游客除了品嘗海鮮外,還可以購習諸如魚鲞、蝦干、海帶、海菜等干貨帶回。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 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 北雁蕩山以奇峰、瀑布著稱,有七大景區,面積逾450平方公里,其中以東南部的靈峰、靈巖、大龍湫最為有名,并稱為“雁蕩三絕”。 游雁蕩山一定要看靈峰夜景,這才是雁蕩山的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時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再加上導游給你天花亂墜地一吹,如入仙境一般。 →回復
然而,最雄奇的未必是最美麗的,雁蕩山最美麗的瀑布不是大龍湫,而是中折瀑。黃昏時分,出朝陽山莊沿彎彎山道漫步,偶見三折瀑的路標,才知此去也有美景可尋。所謂三折瀑,即一條水流經三處懸崖傾瀉而成。先見下折瀑倒覺得十分平常,可是再走一段崎嶇山道,從一半圓形、高約二十米的洞穴頂端整齊地垂下富有生命的水的珠簾,見者怎能不為之心潮蕩漾?更妙的是人可繞到瀑布背后,享受“垂簾聽政”般的感覺,抬頭仰望互相追逐的珠璣憑空飄下,其柔美的神韻從此難忘。 →回復
北雁蕩山位于樂清市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凌空,向來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東南第一山” 之譽。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北雁蕩山景區總面積450平方公里。 分靈峰、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等八大景區,共計景點500多處,以峰、洞、瀑、嶂稱勝,有102奇峰,66洞天、27飛瀑、23嶂巒之說。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四次考察北雁蕩山,贊其為"天下奇秀"。奇在:峰奇、嶂奇、洞奇、瀑奇 北雁蕩山不僅自然景色奇秀,而且有著豐富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據歷史記載,北雁蕩山的開發,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 據說印度如來佛的弟子、十六羅漢中排位第五的諾詎那率領三百弟子進山興建寺院。后來諾詎那在大龍湫觀瀑坐化。后人就奉他為雁蕩的開山祖師。 現在,北雁蕩山不僅有著名的佛寺,也有著名的道觀,關于佛、仙的傳說甚多。 千百年來,歷代許多文士名流,如南宋的謝靈運,唐代的杜審言,北宋的沈括、葉適,明代的徐霞客、湯顯祖、戚繼光,清代的袁枚、鄧石如。 近代和現代的康有為、蔡元培、葉圣陶、郁達夫、郭沫若、鄧拓以及張大千、黃賓虹、潘天壽、陸儼少等名人,都在北雁蕩山瀏覽和考察中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景區內摩崖碑刻多達300余處,大為名山生色。 →回復
靈峰日景: 30元/每人次 靈峰夜景: 30元/每人次 靈巖景區: 30元/每人次 大龍湫景區: 30元/每人次 三折瀑景區: 10元/每人次 顯勝門景區: 10元/每人次 羊角洞景區: 10元/每人次 雁湖景區: 10元/每人次 筋竹澗: 10元/每人次 方 洞: 20元/每人次 森林公園: 25元/每人次 方洞索道: 。ㄉ希15元 下:10元)/每人 →回復
雁蕩山形成于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全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辟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蕩三絕”。 雁蕩山有著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坝^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這是它區別于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景觀美學(山水)價值 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寰中絕勝”、“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蕩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學特色。雁蕩山由于地形復雜、景象豐富、一景多象等景觀特點,所以雁蕩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點還是奇。 雁蕩山奇在什么地方?奇在流紋巖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觀非同尋常、出人意料、變幻莫測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絕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氣勢磅礴的嶂上;奇在奪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 雁蕩景觀,奇聞天下,但不只是在奇。還有雁湖崗、龍湫背之雄偉;云洞棧道之險;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鳴玉溪、靈巖及諸多洞穴景觀之幽冥。登上百崗尖,俯瞰百座山岡于腳下,領略“山登絕頂我為峰”的高曠,下至海濱、樂清灣,欣賞“海到盡頭天作岸”的平曠景觀,都是美的享受。 難怪畫家潘天壽評雁蕩山景觀的“怪誕高華,令人不能想象”。 ※歷史文化價值 雁蕩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觀形象,給詩人、畫家、文人學士以強烈的美感和靈感。于此賦詩作畫,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詩詞5000多首,以及龍鼻洞等400多處摩崖石刻,還有南閣牌坊等歷史古跡,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雁蕩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蕩山后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F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蕩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 ※自然科學價值 雁蕩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堊紀破火山立體型模型,是流紋質火山巖自然博物館。雁蕩山破火山全球性突變事件具有時間與空間的獨特性,在西太平洋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巖)帶中具普遍性與代表性,是研究大陸邊緣巖漿作用深部地質過程的天然深鉆。 →回復
雁蕩山分為靈峰、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七個景區,如七個景區游遍,需5──7天,游人一般只游全山風景精華所在的靈峰、靈巖和大龍湫三個景區,緊湊一點,兩天夠了。第一天游“兩靈”,其著名景點有石門潭、東石梁、靈峰寺、合掌峰和觀音洞、三折瀑、南天門和靈巖寺、小龍湫等,第二天游大龍湫及附近景點。 →回復
不過去雁蕩山旅游,我個人意見,最好是選在雨季和雨季剛過的時候,大概就是在4月底至6月中旬之間,那時雨充沛,大小龍湫,上中下三折瀑上游因受到雨季里雨水的充分補充,瀑布的氣勢是平時所無法比擬的,給人的感受也大不一樣。 雁蕩山還有一處景點,名曰“方洞”,系一私人開發的景點,地處去大龍湫的中途,在去大龍湫的途中可以看到,在路的右手邊。 方洞處在半山腰,雖其名中有洞,但方洞其實不是洞,而是一條彎延在山體縫隙中的小道,在小道的盡頭是一座鐵索橋,該鐵索橋有亞洲第一索道之稱,在此索道上曾舉辦過世界級無動力滑翔跳傘比賽,方洞也因此而聞名天下。 因為鐵索橋是建在一道山的豁口上的,站在上面向兩邊望去,山里山外的美景盡收眼底。 去方洞,有一條不是很長的盤山公路,方洞的入口就在這路在半山腰的拐彎處,由于公路屬軍管,地方車輛一般是不可以開上去的,所以游人需步行而至。(在方洞的正上方,也就是山頂,那里是東海艦隊的海軍雷達站,這又給方洞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回復
看靈峰夜景需要幾個條件:最佳時間、最佳位置、最佳方式。最佳時間就要選擇合適的時間,象現在時候(夏時18:30左右,冬時16:30左右),天剛蒙蒙昏暗下來,卻未完全變黑,此時山峰已經看不到表面的巖石、草木。(當然,月色朗照時最佳。)時而在微亮的天幕的映襯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剪影,而這些剪影就是我們夜景主要內容;最佳位置,我想不必多講了,就是選擇特殊位置觀看。最佳方式在觀看過程中慢慢提示大家。 在雁蕩山有句民謠:“牛眠靈峰靜,夫妻(情侶)月下戀,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轉臉”。這四句話是夜景的主要幾大景點的總概括,也是我們今晚夜景的一條線索。當夜幕降臨時,靈峰變得靜悄悄了,只有一對夫妻(情侶)在朗月下親熱相戀;一個調皮的小牧童卻在偷偷看這對戀人的談情說愛。這時在尋找孫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見他們,不好意思地把頭轉了過去......,一幕幕景象在最美的瞬間定格了。 →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