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位于若羌縣境內,在新藏交界的阿爾金山脈的中段,海拔約為4000米,面積約為4.5萬平方公里,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個高山自然保護區。 該保護區內生活著許多瀕臨滅絕的高山珍貴動物,有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等大型有蹄類動物,還有大量鳥類群集在各個高山湖泊中,數量不亞于青海湖。 這里的自然景觀也很優美,有世界上海撥最高的積沙灘沙漠、高原內陸不凍湖——阿其克湖、“高原桂林山水”新青峰、冰川密布的木孜塔格冰峰,此外還有千淚泉、陰陽湖、魔鬼谷等景點;在山中還發現了不少用藏文刻在石頭上的密宗咒語。 提示:由于保護區地理位置偏遠,道路條件欠佳,而且經常有野獸出沒,前往該地區旅游或考察,一定要經過當地政府的同意并取得必要的協助,經過周密安排和準備再出發。前往該地區,最好自駕車前往,并準備足夠的給養。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位于阿爾金山南部,東昆侖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兩縣分界線,東至新疆與青海兩省區交界處,北到阿爾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山,南為新疆與西藏分界的東昆侖山脈,東西長360公里,南北寬190公里,總面積為44940平方公里。阿爾金山保護區內,四周高山環繞,最高的慕士塔格峰,海拔6973米,F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與種類繁多的藏野驢、藏羚、野牦牛、野駱駝及黑頸鶴、藏雪雞、白肩雕、玉帶海雕等珍禽異獸,連同241種野生植物,蔚為高原奇觀。 積沙灘小湖群在沙丘鏈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著145個小湖泊 ,保護區內還有多處冰河期殘留的冰川終磧湖。 受構造斷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斷層阻水影響,保護區南北側地下水量差異很大 ,沿斷裂走向南側,有多處斷裂泉。在石灰巖底層涌出的泉水,是很好的地下水資源。保護區東北部庫木庫里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3口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東、南、西三面被沙山環繞,呈向北開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徑在200米以上,其它兩口為50米。泉水為下降泉特點,由坡角一線以數千股散流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動則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邊緣而得名。這里水草豐茂,是動物尋食的好場所。其火山活動區,尚有多處待探明的高山溫泉。 進入阿爾金自然保護區首先映入眼簾的 是環繞高原盆地的冰峰雪山,它那巍峨壯觀的雄姿,為保護區增添了無限的魅力。高原盆地周緣的高山,發育著現代冰川,北緣祁曼塔格山脊線, 南緣木孜塔格峰至新疆一側,共有冰川388條,面積達78.3平方公里,流向保護區的冰川總貯量為678.2億立方米。木孜塔格峰和新青峰是現代冰川集中發育地域,冰川面積占保護區冰川總面積的77.5%,厚度在100米以上。這里冰川類型多樣,有懸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坡面冰川、平頂冰川等。有的好似凝固的浪濤,有的好似靜臥的群羊,有的龍骨錯落、弧拱迭起猶如琉璃瓦壟,有的高懸山恰似朵朵白云繞山間,大自然創造的冰雪奇景使人眼花繚亂。木孜塔格峰和新青峰不僅以冰雪世界為保護區增添風采,更是國內外登山者勇于攀登的目標。 →回復
奇泉絕景 位于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的庫木庫里沙山北麓坡腳,在海拔4000米的同一高程上,排列著3個巨大泉眼,名曰"沙子泉"。其中最大的一個泉口直徑為200米,面積達31416平方米;另兩個泉口直徑均為50米,三泉一線,開口向北,形成了一個總面積3.5萬平方米的小盆地,泉口底部至沙山頂端高達80-100米, 坡度在80°左右,幾近垂直,泉水總流量為240升/秒,最大的一眼泉流量達150升/秒。放眼望去,三大巨泉,橫向東列,形態各異,氣勢頗為壯觀,最后匯合成一條寬達1000米的巨大沙河,實為奇泉絕景。 鳥類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內已發現的鳥類有34種。代表性種類有斑頭雁、藏雪雞、黑頸鶴、棕頭鷗、西藏毛腿沙雞、長嘴百靈、棕頸雪雀、棕背雪雀等。其中黑頸鶴、藏雪雞、白腰雪雀、普通秋沙鴨、蒙古沙鳥、長嘴百靈為新疆新紀錄。 保護區內猛禽有金雕、黑禿鷲、獵隼、毛腳鷲和短耳 等,其中禿鷲數量較多。眾多的猛禽對抑制鼠害、保護草場起到很大作用。 哺乳類野生動物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生活的哺乳類野生動物有29種。俗稱"長角羊"的藏羚,在海拔3400-4800米的山麓、草原、荒漠、沙山等到處都有它們的足跡。雄藏羚生有一對黑明錚亮、凸凹有棱、長約60厘米的利角。藏羚是高原上的"長跑健將",能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疾馳。海拔3900-4400米的坦蕩草原是藏野驢的世界,矯健的藏野驢一字排開奔跑時,是保護區內最壯觀的場面。在海拔4300米處至雪線下,?梢姷揭瓣笈。野牦牛長毛拖地、性格兇猛、體魄碩壯,體重約在1噸,生就一對彎月般的犄角。它不把任何動物放在眼里,最大群體數量不超過100只,奔跑的時速可達25公里。峭拔山麓則是"登山健將"盤羊和巖羊的分布區,也是"雪山霸王"雪豹的棲居場所。體態輕盈的原羚則選擇較為潮濕、牧草豐盛的低山丘陵地帶生息。"高原巨人"棕熊的足跡也遍及區內。此外,區內還?梢姷解︶、狼、北山羊、赤狐、兔猻、石貂、香鼬等動物。 →回復
阿爾金山保護區內,四周高山環繞,最高的慕士塔格峰,海拔6973米,F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與種類繁多的藏野驢、藏羚、野牦牛、野駱駝及黑頸鶴、藏雪雞、白肩雕、玉帶海雕等珍禽異獸,連同241種野生植物,蔚為高原奇觀。 阿爾金山保護區內主要的八條河流與眾多的時令河組成的高原盆地中的“大動脈”,滋潤著廣袤的高山草場。八條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河流的水量補給主要有兩種,即冰川融水和出露泉水。保護區內河流形態各異,有的洶涌澎湃,直瀉湖盆;有的時而潛入地下,時而冒出地面,緩緩向盆地洼地匯集;有的水質純凈;有的礦化度高達71.5克/升。蘇魯貝提勒克河為保護區內最大的河流,源于新青峰北坡,注入阿雅克庫木湖,全長280公里,流域面積達6250平方公里。 保護區內湖泊星羅棋布,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占保護區面積的2.7%,對調節區內氣候起著重要作用。阿雅克庫木湖位于保護區北部,面積536平方公里,是保護區內面積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庫勒湖位于保護區西部,面積352平方公里,湖水礦化度達81.6克/升;湖中屹立著兩個小島,遠遠望去猶如劈波斬浪的艦艇。島上棲居著大量的鳥禽。鯨魚湖位于保護區南部,以形似鯨魚而得名。庫木湖和克其克庫木湖,維吾爾語為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于庫木庫勒沙山上,湖水為沙山凝聚水和基巖裂隙水補給,水質良好,礦化度為0.3克/升。唯一有進出水口的淡水湖伊阡巴達湖,又稱依協克帕提湖,面積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蘆,水質較好,湖中生長有鉤蝦等多種水生物,湖周一片茵綠。是保護區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鳥類的天堂”。積沙灘小湖群是在沙丘鏈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的145個小湖泊。保護區內還有多處冰期殘留的冰川終磧湖。 受構造斷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斷層阻水影響,保護區南北側地下水量差異很大,沿斷裂走向南側有多處斷裂泉。在石灰巖地層出露的涌泉,是很好的地下水資源。保護區東北部庫木庫勒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三口標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東、南、西三面被沙子環繞,呈向北開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徑在200米以上,其它兩眼為50米。泉水為下降泉特點,由坡角一線以數千股散流潺潺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動則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邊緣而得名。這里水草豐茂,是動物覓食的好場所。保護區南緣沿著第四紀火山活動場所,尚有多處待探明的高山溫泉。 在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的阿爾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巖溶地貌,東起布喀達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庫勒里,深藏在海拔4400-5000米的崇山峻嶺之中。 這一片古老的石灰巖山體經過千百年的風吹雨打,溶解分化,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狀。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藍天,有的象“駱駝”、“大象”、“蒼龍”、“臥虎”、“筆架”、“天橋”、“廟宇”、“點將臺”、“仙人掌”、“石旗桿”、“拴馬樁”,維妙維肖,還有千姿百態的溶溝、石筍、甬道、走廊。 阿爾金山的巖溶地貌,由于局部地區受到第四紀冰川的影響,形成了“靜掃群冊出,突兀撐青空”的角峰。保護區的巖溶地貌套疊冰川地貌,崖壁奇峭,幽谷深壑,冰川懸掛,氣象萬千。 →回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