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位于日喀則市尼色日山南側,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后藏地區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又是西藏地區班禪四世之后歷代班禪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扎什倫布寺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創建的,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以后經過歷代班禪的修繕、擴建寺院規模不斷擴大,今占地約20萬平方米,周垣長約2000米,依山傍水,層樓高聳,金頂碧瓦,巍峨莊嚴。全寺分宮殿、勘布會議(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四大部分。經學院有措欽大殿,4個扎侖及下屬的64個康村組成。 步人寺院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筑物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門外是由回廊圍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講經場。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里向全寺僧人講經布道,也是喇嘛們進行宗教答辯的場地。以前女性不能觀看辯經的精彩場面,今天可不一樣了,廣大女性和游客可以一起觀看。大殿前部是大經堂,經堂的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后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西側是彌勒殿,東側為度母殿。釋迦殿內供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舍利,還有宗咯巴的頭發以及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度母殿藏語稱卓瑪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銅像,兩旁還有泥塑的綠度母像!岸饶浮笔菨蓝入y的觀世音化身,為藏傳佛教所崇拜。 彌勒殿,藏語是“強巴康”,建于明順五年(1461年),所供彌勤佛像高1l米,由藏尼工匠合作制成;兩旁為根敦珠巴親手塑的觀音和文殊菩薩像。是扎什倫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彌勒殿內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彌勒坐像,像高22.4米,蓮座高3.8米,總高26.2米。造這座像時,用銅115000千克,黃金279千克,珍珠300余粒,珊瑚、琥珀、松耳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僅大佛像的眉間,就鑲嵌有特大鉆石1顆,蠶頭大的鉆石30顆,珍珠和其他寶石60多顆,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位于寺院東部的7座靈塔殿,其中最為著名的為覺干夏殿,殿中四世班禪靈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塔高11米,金銀為底,銀皮裹身,嵌有珠寶玉石等物,塔內放有四世班禪遺骨。寺內墻上的壁畫主要以人物傳記為主,有禮佛圖,十八羅漢圖等。 寺內藏有珍貴文物多種,其中價值較高的要算懸掛在“加納拉康”內清乾隆皇帝的畫像和收藏在此的各種文物:有宋、元、明、清時代的影青、青花、龍泉等名貴瓷器,有絲或織綿的佛像卷畫,有玉石、水晶等工藝品,有題款的明代銅佛等,這些都是傳世的珍貴文物。四世班禪羅桑曲吉的靈塔已經修復,塔身用銅皮包裹,鑲嵌著各種名貴的珠寶玉器,光燦奪目。寺內外賓休息室內還懸掛著一幅以“唐卡”形式繪制的扎什倫布寺全景,是寺內喇嘛的近作,這也算是“古為今用”的一種償試吧!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扎什倫布寺充分表現了西藏人民高超的建筑藝術,吸引了國內外佛教徒和旅游者到此朝拜和觀光。 1、交通:扎什倫布寺位于城西,可以步行或租三輪車前往,三輪車3元/人。 2、門票:藏人免費,游客45元。 3、開放時間:8:00-16:00,一般參觀需要3小時左右。 4、旅游提示:如果遇上藏族節日,如跳佛節,門票可免。還有,扎什倫布寺很大,走馬觀花似的閑逛,不一定會看得出什么,有時在角落里,倒可有不少發現。在寺廟內,很多地方都上鎖,你可找那里的喇嘛替你開鎖。每年的8月份,這里舉行三天的宗教跳神活動。
扎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廟。 扎什倫布寺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時,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任扎什倫布主持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扎什倫布寺極盛時房間總數達3000余間,寺僧5000余人,下屬寺廟50余座,莊園牧場30余處。從第四世班禪起,后世班禪均以此寺為駐錫地,F在的扎什倫布寺共有大小金頂14座,扎倉4個,經堂56座,房屋3600余間,寺僧800余名,總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扎什倫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去世的經師希饒僧格,聘請西藏、尼泊爾工匠在日喀則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釋迦牟尼鍍金銅像。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的資助下,于公元1447年9月開始動工修建寺院,歷時12年將所造之像置于該寺凈室內。開始寺院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后來根敦珠巴將其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巴杰娃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諸方州,簡稱“扎什倫布寺”,取“吉祥須彌”之意。據史書記載,根敦珠巴是后藏薩迦人,也是第一個把黃教傳到后藏的人。后來在建立達賴活佛轉世系統時,他被格魯派追認為第一世達賴。公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受扎什倫布寺之邀,擔任了該寺的16任法臺。自此,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 【參觀要點】 【十世班禪靈塔殿】 這座靈塔內存放著圓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禪大師的遺體,他的塑像立于靈塔前,靈塔頂部繪有曼陀羅的圖案,墻上繪有真金佛像。據說1989年班禪大師在闊別日喀則很長時間之后回到扎什倫布寺,看到這里有3棟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間空了一塊地方,便說可惜。沒想到一語成讖,他就在幾天后因辛勞過度而圓寂,后來他的靈塔殿就修在了這個地方。 班禪東陵是五至九世班禪的合葬靈塔,也稱扎什南捷。此塔是在十世班禪主持下修建的,于1989年1月落成。塔高11.52米,塔中分放這幾世班禪遺骨及九世班禪銅像,他們均是該寺的主持。四世班禪的靈塔最為精美宏偉,后重建于原五世班禪的靈塔殿里。十世班禪的靈塔殿為“釋頌南捷”,1993年9月4日建成開光,是建國以來投資最多、修建最宏偉的靈塔。 【世界上最大的強巴佛銅像】 強巴佛殿是整個扎寺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大殿。強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設5層殿堂。整個大彌勒殿內是空的,為了用來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長1.2米、肩寬11.5米,蓮座高1.8米,總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這坐像用黃金279千克,銅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僅大佛像的眉間,就鑲嵌特大鉆石1顆,蠶頭大的鉆石30顆,珍珠和其他寶石60多顆,是由900個工匠花9年的時間完成的。大強巴佛造型之生動莊嚴,制造工藝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藝。 【放生狗狗】 在扎什倫布寺還有一大景觀,那就是眾多無主的狗皆聚集于此,據說這是放生狗,在西藏的許多寺廟都能看見放生羊、放生雞等。它們悠閑地曬著太陽,與人和平相處。萬物有靈和珍愛生靈的觀念滲透于每個人的心中。 【參觀路線】 【強巴佛殿】 從寺院的大門直走,左轉上行就到達強巴佛殿,藏語是“強巴康”,是九世班禪于1914年建成的,建筑面積860平方米,高約30米。佛殿內供奉著扎什倫布寺的象征--強巴佛。大殿共分五層:一層是蓮座殿,二層是腰部殿,三層是胸部殿四層是面部殿,五層是冠部殿,每層可以看到強巴大佛的不同部位強巴大佛通高26.2米,蓮花臺高3.8米,佛高22.4米,佛面部長4.2米,耳長2.8米,鼻孔里可容一成年人,肩寬11.4米,掌寬1.瞇,腳長4.2米。其眉間鑲有一顆核桃般大小的鉆石。四周的墻上是上千個以紅色為背景的強巴佛像金粉畫像。 【十世班禪靈塔殿】 強巴佛殿往東就是十世班禪靈塔殿——釋頌南捷,即十世班禪在完成合葬五世至九世班禪的遺骨后,悄然圓寂在自己的錫地--扎什倫布寺。1989年,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了“在則扎什倫布寺修建第十世班禪額爾尼·確吉堅贊靈塔和祀殿的決定1990年9月20日,靈塔祀殿正式奠基動工,歷時3年,于1993年8月竣工。釋頌南捷大殿總面積為1933平方米高度為35.25米。大殿主體為鋼筋水泥框架,用花崗石砌成,殿墻厚度1.83米,能防御八級地震。整個大殿以西藏古代寺院建筑風格為主,采現代工藝和古代風格相結合的方式建筑。這是50年代以來,國家投資最多建筑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靈塔。為此國家撥?6404萬元,黃金614公斤白銀275.22公斤以及其它許多建筑材料。十世班禪大師靈塔面積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鑲珠寶。共用寶石868個,珠寶246794顆,還有大隕石1個、金制護身符13個,琥珀445個。 【漢佛堂】 十世班禪靈塔殿前面的漢佛堂,是當年為了清朝的乾隆皇帝而建的,是班禪與駐藏大臣會晤的地方。該殿珍藏有清朝皇帝頒賜的金印、玉冊以及隋唐時的古佛像和珍貴瓷器等文物。偏殿內還供有皇帝萬歲牌。 【班禪拉章】 繼續往東的一棟白色宮殿,就是班禪宮殿,位于紅殿之上,一直是歷代班禪大師的住所,盡管目前的建筑結構是建于六世班禪時期(1738-1780).但它不向公眾開放,有興趣者可從十世班禪靈塔的庭院進入班禪宮殿前部的幾個小殿。 【四世班禪靈塔殿】 再往東面的高大建筑是著名的曲康夏殿,殿中存有四世班禪(1567-1662)的靈塔,四世班禪是西藏歷史上非常有建樹的大活佛,是著名的五世達賴喇嘛的老師。他的靈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4年建成。是扎什倫布寺最早的靈塔殿。靈塔高11米,塔身以銀皮包裹,遍身珠寶鑲嵌,雕飾華麗,造型生動。共花費黃金2700余兩、白銀3.3萬多兩,銅7.8萬多斤,綢緞9000余尺,瑪瑙、珍珠、瑚瑚、松耳石等共7000余顆。靈塔殿頂為重檐歇山鎏金瓦頂,陽光下光燦耀人,極為宏偉壯麗。 【措欽大殿】(主殿) 再往東就是措欽大殿,扎什倫布寺最早最大的建筑。它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帶,是一個龐大的復合式建筑。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眾3800人。大殿底層大經堂中主供釋迦牟尼鍍金佛像,高3米,是由四世班禪為其師喜饒僧格而建。據說像體內有釋迦牟尼的舍利,還有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以及宗咯巴的頭發。主供佛像兩側為佛祖八大弟子像。底層左側是1461年由阿里古格王出資修建的強巴佛殿,強巴佛高11米,兩側為四世班禪親手塑制的觀音和文殊像。大殿前部是大經堂,可容納2000個喇嘛禱誦經文。 措欽大殿門外是寺院的講經場,是由回廊構成的院落。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里向全寺僧人講經布道。平日午飯前,喇嘛們都會聚集在主大廳內學經,下午進行辯經。同時這里也是節慶和佛事活動的中心.站在那里看著來來往往的信徒和僧眾,別有一番情趣。庭院中間豎立著一個巨大的經幡,四周的墻上繪有幾千尊佛像,細細看去,無一雷同。 【曬佛臺】 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創建于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高32米,長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層,以內部木梯相通。此臺位于寺東北圍墻外,兩側多轉經架、風馬和摩巖石刻。藏歷5月14,15、16三天這里將分別展示過去佛、現世佛和未來佛巨幅佛像。 【門票和開放時間】 門票: 45元/人 或55元/人(含內容精致的扎什倫布寺介紹光盤),開放時間: 09:00-17:00(12:00-14:00佛殿不開放)。 【友情提醒】 逐層觀看世界最大鍍金銅質強巴佛 沿扎什倫布寺圍墻轉山,后山轉經道上多狗。曬佛臺旁可俯瞰扎什倫布寺和日喀則市貌。 逢重大節日時如跳神節收費可免不收門票 在寺廟的殿宇內拍照有嚴格的限制,價格不定,作好幾十元一張的心理準備。最好先和喇嘛商量好了再拍。 除上述重要殿堂外,扎什倫布寺房間眾多且布局復雜,亂竄易迷路。 扎什倫布寺位于城西,租三輪車或步行可到。從市中心到扎什倫布寺,三輪車2元/人。 →回復
扎什倫布寺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創建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根敦珠巴。根敦珠巴后來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寺廟位于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后藏地區的最大寺院!霸矀惒肌,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在離日喀則很遠的公路上,你就能看見城西的扎什倫布寺的金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該寺是班禪四世及以后歷世班禪的駐錫地,分為宮殿(班禪拉丈)、勘布會議(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4部分。經學院由措欽大殿、4個扎侖及下屬64個康村組成。扎什倫布寺也是西藏少數幾個未受文化大革命破壞的寺廟之一。 在寺廟的入口處,游客可以看到壯觀的殿宇群落。那白色房屋上面所有金頂的褐色建筑群,就是歷代班禪的陵塔。右前方是一座高大的白墻,每逢節日,巨幅的唐卡在這里展示,整個寺廟則被一圈高墻圍著。 從寺院的大門直走,左轉上行就到達強巴佛殿,藏語是“強巴康”,它是整個扎寺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大殿。強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設5層殿堂。整個大彌勒殿內是空的,為了用來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長1.2米、肩寬11.5米,蓮座高3.8米,總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這座像用黃金279千克,銅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僅大佛像的眉間,就鑲嵌特大鉆石1顆,蠶頭大的鉆石30顆,珍珠和其他寶石60多顆,是由900個工匠花9年的時間完成的。大強巴佛造型之生動莊嚴,制造工藝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藝。四周的墻上是上千個以紅色為背景的強巴佛像金粉畫像。十世班禪靈塔殿前面的漢佛堂,是當年為了清朝的乾隆皇帝而建的。內有兩張座位,左邊的是班禪的專座,原用來接待駐藏大臣等內地的高官貴人。 強巴佛殿往東就是十世班禪靈塔殿。這座靈塔內存放著圓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禪大師的遺體,他的塑像立于靈塔前,靈塔頂部繪有曼陀羅的圖案,墻上繪有真金佛像。據說1989年班禪大師在闊別日喀則很長時間之后回到扎什倫布寺,看到這里有3棟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間空了一塊地方,便說可惜。沒想到一語成讖,他就在幾天后因辛勞過度而圓寂,后來他的靈塔殿就修在了這個地方。 繼續往東的一棟白色宮殿,就是班禪宮殿,位于紅殿之上,一直是歷代班禪大師的住所,盡管目前的建筑結構是建于六世班禪時期(1738-1780)。但它不向公眾開放,有興趣者可從十世班禪靈塔的庭院進入班禪宮殿前部的幾個小殿。 再往東面的高大建筑是著名的為覺干夏殿,殿中存有四世班禪(1567--1662)的靈塔,四世班禪是西藏歷史上非常有建樹的大活佛,是著名的五世達賴喇嘛的老師。他的靈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4年建成。靈塔高11米,花費黃金2700余兩、白銀3.3萬多兩、銅7.8萬多斤,綢緞9000余尺,瑪瑙、珍珠、珊瑚、松耳石等共7000余顆。 再往東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是整個寺院里最大的建筑物,它是一個龐大的復合式建筑,大殿前部是大經堂,可容納2000個喇嘛禱誦經文。經堂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后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東側是度母殿,西側為強巴殿。釋迦殿內供有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牟尼的舍利,還有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以及宗咯巴的頭發。 措欽大殿門外是寺院的講經場,是由回廊圍成的院落。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里向全寺僧人講經布道。平日午飯前,喇嘛們都會聚集在主大廳內學經,下午進行辯經。同時這里也是節慶和佛事活動的中心。站在那里看著來來往往的信徒和僧眾,別有一番情趣。庭院中間豎立著一個巨大的經幡,四周的墻上繪有幾千尊佛像,細細看去,無一雷同。 措欽大殿中又有很多小殿,可看之處非常之多。從主樓梯上去,沿著中層的陽臺,可到釋迦牟尼殿和一座小的靈塔殿。從這兒經廚房可以到眾神殿,這個大殿可追溯到15世紀建寺,是扎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大殿居中是班禪大師的座椅,僧眾的座墊排列整齊,各種描繪班禪轉世的唐卡從頂上垂下。中間的內廳供奉著一尊精美的釋迦牟尼像。右邊是度母殿,度母殿藏語稱“卓瑪康”,供有2米多高的白度母銅像,兩旁還有泥塑的綠度母像!岸饶浮笔菨蓝入y的觀世音化身,為藏傳佛教所崇拜。唐代的文成公主因在西藏歷史上備受尊崇,即被藏民認為是是白度母的化身。度母殿內有21個度母的化身。從這里出來后,你可從廚房邊的樓梯拾級而上,去參觀三個相連的小殿,再往上又是四個殿,分別供奉度母、四世班禪、未來佛和宗喀巴。 從這兒往下走幾步向左轉,是一個沒有佛像的保護神殿。而這兒的右邊是釋迦牟尼殿,殿內放置著很多大乘佛教的象征物,包括蛇,舊盔甲及右邊的一尊憤怒的女神塑像。 再往下走,經過一個長殿,該殿內有仿制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然后爬上一道小梯子,可以看到一世達賴、二、三世班禪及其他幾位扎寺歷代主持的靈塔。這里還可以見到釋頌南捷,五至九世班禪的合葬靈塔。 →回復
扎什倫布寺分為宮殿(班禪拉丈)、勘布會議(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祥靈塔殿、經學院4部分。大經堂可容納2000喇嘛念經。彌勒佛大殿高近三十米,建筑面積近八百平方米,殿室分為蓮花寶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五大層。殿內供有世界最大的鍍金強巴銅坐佛像。其蓮花寶座高3.8米,佛像高22.4米,總高26.2米,面部約4. 2米。耳長2.8米,手掌寬約1.6米,中指長約1.6米,中指粗周長1米,腳底長約4.2米,肩寬11.4米,佛像鼻孔可容一個成年人。 1446年,宗喀巴的第八代弟子、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去世的經師希饒僧格,聘請西藏、尼泊爾工匠在日喀則精制了一尊2.7米高的釋迦牟尼鍍金銅像。為安放此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權的資助下,于公元1447年9月開始動工修建寺院,歷時12年將所造之像置于該寺凈室內。開始寺院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后來根敦珠巴將其更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巴杰娃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諸方州,簡稱“扎什倫布寺”,取“吉祥須彌”之意。 →回復 |
|